书架
谋明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二章 提醒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朱任重来说,显然考虑的局面要比闵元启知道的还严重十倍,当下这老商人向着闵元启微一拱手,说道:“此前我们就是在等北方消息,却未想到未雨绸缪,早做打算,今天闵百户提点的话语,足抵千金,大恩不言谢,我父子必有所报。”

对朱任重来说,此前确实有些麻痹疏忽,主要是崇祯这十七年来,大事实在太多。清军五次入关,松锦惨败,登州兵变祸乱大半山东,流寇便不提了,从崇祯二年在山西陕西闹,到祸害北方诸省,再到南下南直湖广,死的人最少在百万以上,光是因此而死的督抚总兵便不知道有多少人了。

流寇也是从一团散沙到李自成占有数省拥兵百万,张献忠和罗汝才还有革左五营便不提了,前几年盘踞在河南,山东的袁时中也曾拥众十万,威胁徐州,淮安,当时的风声颇为不好,朱家已经在打算迁居至扬州或南京了,后来袁时中为李自成所杀,徐淮一带才算安稳。

崇祯年间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了,简直是叫人有目不暇接之感,这也是李自成进京师后,官员士绅选择投降的原因所在,因为崇祯的举措失宜,太多惨败和连续不断的天灾,这些东西在儒家学说的天人感应里就是亡国之象,天子一死,大明灭亡,王朝鼎革是顺应天意,倒也并不是士大夫们毫无廉耻。

待满清入关之后,不要脸皮选择归附的官员也有,但多半的官绅生员要么选择不合作,要么就起兵反抗,事败后殉国的不少,隐居避祸的也是极多,所以不可一概而论。

对朱任重来说,此前的疏忽和不够警醒简直是要命的事,还得靠眼前这个小辈来提醒,实在惭愧,而由此产生的感激之情也就相当真挚,并不虚伪做作。

闵元启微微一笑,拱手道:“老伯叫我一声元启就行,以朱家的财势,就算没有晚辈提醒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……”

“不然,曹州刘一心求财养兵,割据地方,不小心的话会着了他的道。”朱任重笑道:“好在我家和魏国公府向有来往,不过老魏国公在崇祯十四年殁了,小魏国公不太好打交道,现在我家与诚意伯府往来较为密切,也替诚意伯府包销盐货,明天我就派人多送三千银子到南京,请诚意伯修书给曹州刘,我再送两千给曹州刘,五千银子买个平安,应该也就差不多了。”

三千两买封信,当然不是那种虚头八脑的“八行”,而是请诚意伯将朱家的利益与诚意伯府挂在一起。

刘泽清虽然骄横无比,但对需要巴结奉迎的人就是十分的曲意小心,迎合拍马无不用其极。现在刘泽清正在与东林党的高层往来密切,而刘孔昭一则是掌兵的勋贵,在南京城中地位仅次于史可法,魏国公和守备太监几人而已。而且刘孔昭和东林党的关系相当深厚,往高弘图,姜曰广等人时有往来,这些事在高层眼里是洞若烛火,东林党的内核是史可法和诸多高官,在地方上有钱谦益等有名望的清流士绅,还有复社一众小友摇旗呐喊,在全国来说,崇祯年间的东林党从未如天启四年前那样掌握大权,但就南明一隅之地来说,东林党的势力肯定是南明第一。

除了朝野有官员士绅生员名士之外,在外还有左良玉和刘泽清等掌握兵权有实力的强藩为援,所以说史可法真的是愚不可及,党内同志因为当年万历年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