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王香芸姜一聪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风情与险情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刚吃过午饭,两个人简单的准备了一些行李,便朝着县城进发了。欣怡还打算在去“北顶”路上,顺道看看贺远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小店村呢。贺远的打算是尽量早点儿过去,晚上可以住在道观里边,这样方便早起,不至于错过“北顶”日出的全景。

于是乎,车子一溜烟似的便出了镇平县城,沿着赵河边一路向北行驶。不过十分钟,就已经到了石佛寺。欣怡说“北顶”这个地方,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,一点儿都不出名。贺远说这可能是我们县在文化旅游宣传方面做的不到位。接着,贺远便给欣怡讲了关于“北顶”的事。从张三丰,讲到真武大帝,从道家文化讲到“北顶”现在的旅游文化。欣怡听得如醉如痴。她佩服贺远的语言组织能力,还有他如泉喷涌的文思。如果贺远做导游的话,应该很称职的吧。她懒懒的靠的车座上,目光充满柔情的望着贺远。

不一会儿,车子已经过了“赵湾水库”,开始在山路上盘旋。贺远便减缓了车速,欣怡能清楚的看到山路两边时不时露出个小脸儿的房舍。

过了“灶爷庙”后,车子开始在“赵河”的河谷里逆水而上。河床并不是欣怡想象中的黄沙漫滩,或者到处都是鹅卵石,而是一整块的大理石铺在河底。车子行驶在上面跟行驶在公路上一样的平稳。贺远说:“你看,我们镇平县的风水,连水底都是干燥的,不藏一点儿水分,更别说我们镇平县的人啦。”欣怡听完,便笑了起来。心想,连水里都不藏水分,别的哪些地方还可以藏得住水分?听见欣怡笑了,贺远还以为欣怡在笑他吹牛皮。于是又接着说:“我真不是在夸大我们镇平人。你看啊,在旅游文化日益成为消费热点的今天,我们镇平人,把路修到了“五垛山”的山脚下,以最近的距离把游客送到祖师爷面前,然后“北顶”所有的旅游景点都是免费开放的,而且在祖师爷面前,道观的修行者们为上山的所有游客都免费提供食宿,免去了“利”字当头,真正地感化人们,真正的把祖师爷的公平灵验,送入到每个香客和游客的心灵深处。让人们弃恶从善,扬善,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,所以我才说我们镇平县人,至少我们这群‘北顶’人,都是一群实实在在,不搀一点儿水分的人。”

欣怡温柔的看着贺远,笑着说:“我还没见到祖始爷呢,都已经让你给洗礼了。”此时,在欣怡的眼里,在她的心里,其他镇平人怎么样,她不敢妄加评论。单说贺远,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,他都是“杠杠”的。这一路行来,风景倒是没欣赏多少,贺远的风骚全让她给领略到了。望着贺远的脸,她有些小激动,她想上去亲他一口,可是又怕影响他开车的情绪,于是便忍住了。

她把目光投到了车窗外,车窗外面苍苍茫茫,高低起伏的山峦,闪闪现现。

车子越行越深了,欣怡放眼四望,她蓦然发觉整个伏牛山,其实就是造物主放在中原大地上的一块巨大岩石。她把这想法,告诉了贺远。贺远说,是啊,为了让我们的视觉更具美感,又用大手笔把这块大石加工得高低不平,错落有致。

欣怡听完,想了一会儿说: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