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孙若微朱瞻基_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章伴读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西六宫主体建筑坐北朝南,穿过高大的殿宇,来到西南角,这儿是三处小院,重楼复道,总称“城曲堂”。前有月台,宽敞明亮;后有小院,幽雅清秀;隔山石树后又建有书楼一座,其南亦有一院,为不规则形状;西南角设假山,又置花木,间置湖石,显得幽曲有趣。

“姑娘,这就是城曲堂,是万岁特意赏给咸宁公主读书用的!”湘汀代为介绍。

“那公主不在这儿住吗?”若微愣愣地问道。

“咸宁公主是徐皇后诞育的,自然娇贵,如今皇后故去,陛下特意令王贵妃代为抚育,晚间就住在她的宫中!”湘汀用手抬起低垂的柳条,娓娓道来。

“啊,那太可惜了,我看这处院子比东宫、西宫那些殿宇都要好呢!”若微满是遗憾,嘟囔着。

“不错,我也是这么想!”爽朗的声音远远地传来,若微驻足定睛一看,开口的正是站在书楼上凭栏低头观望的一位宫妆美人。

她身穿红色烟纹碧霞罗、白色散花如意裙,鬓发如雾,燕尾垂于胸前,斜插白玉兰翡翠簪子,脸色娇艳,眉似春水。

好一位美丽绝伦的大明公主,若微在心中暗叹。

“奴婢参见咸宁公主!”湘汀给若微递了个眼神,立即跪拜。

而若微仍仰着头愣愣地望着咸宁,忽地叹了口气,又摇了摇头,也学着湘汀的样子:“若微参见咸宁公主!”

咸宁公主看着那小丫头灵动的眼睛转来转去,不知她想些什么,心中好生奇怪,想开口相问,又觉得这样楼上楼下地答话有些不便,随冲她们招了招手,示意她们进内堂回话。

室内厅堂敞丽,装饰精美,四扇雕花木门将书房与客厅“隔离”,方正平直的书桌,展现落落大方的风骨;镂空木屏风亦典雅清秀,几竿翠竹掩映其后,空灵雅致;四周八角形的玻璃宫灯使这原本寂静充满雅韵的殿宇,更添了瑰丽轻灵之感。

“喜欢这里?”咸宁公主对这个小自己很多的女孩充满兴趣,好端端的父皇怎么会突然给自己找来伴读,而且偏偏还是这样一个稚龄女孩儿。

若微点了点头。

满心的疑问在此时都化作好奇和好感,这个女孩灵动的眼神、甜美的笑容,丝毫不见做作羞涩,比之往日见到的宫眷和官家千金,要让人舒服得多,所以不由得有意逗她:“这里好虽好,就是太过寂静了。夜晚来临,风鸣鹤唳,窗子上仿佛有鬼影闪过,着实吓人。若是让你独居在此,你可害怕?”

若微闪着一双亮晶晶的眸子,先是摇了摇头,随即露出两个可爱的酒窝:“鬼神之说,古往今来众说纷纭。若微觉得,心自清静即无所惧,‘月照云雾散,心清除外因’。我是个小孩子,每天不过吃饭、睡觉、看书、玩耍,没有害人之心,也自然不会有谁来招惹我。”

“呵呵!”咸宁公主嫣然一笑:“看你小小年纪,倒有几分胆色,你且说说你在家时平日里都做些什么?”

“看书、写字、画画。”若微抬眼看了一下侍立于室内的几位宫女,眼睛四下张望着,嘴中继续说着:“被娘押着弹琵琶、被紫烟盯着做女工,还有,有时会拉着继宗偷偷跑出去玩儿。”

“姑娘!”湘汀忍不住出言制止,哪知公主正听得有趣,反而一挥手:“你们都下去侍候。”

“是!”不仅湘汀,连着那几位宫女都福礼退到楼下侍候。

“被娘押着?被紫烟盯着?紫烟是谁?继宗又是谁?”咸宁公主听她说得有趣,不由问出心中所疑。

“嗯?”若微这才自知言之有差,吐了一下舌头,有几分忐忑地悄声问道:“公主殿下,若微是不是逾礼了?”

“无妨,在这书楼之上,不管那些规矩,你只说来,我听得仿佛有趣得很。”公主随即拿过桌上的一碟果子,递给若微。

若微以笑相谢,也不推辞,边吃边说:“我娘希望把我培养成十全才女,所以日日紧逼,丝毫不放松。而紫烟是我娘派来的监工,天天盯着我绣花针织。继宗是我兄长,但凡我稍稍得闲,就会央求他带我溜出去玩儿。”

“想不到,宫城之外的女孩儿家也是如此,要学这许多技艺,不管爱与不爱,都要苦苦研习。”咸宁公主不由叹息连连:“我还道只是生在帝王之家才有这许多的无奈,没想到你也如此!”

“咦?”若微看着公主:“我也没有想到,本想着公主是金枝玉叶,定是想学就学、任性而为,没想到也要学这些技艺吗?”

咸宁公主笑了:“当然要学,父皇母妃督促我们很是严格,不然你以为如何?”

“啊,我们民间女子学这些,不过是为了日后嫁个好夫君。可是身为公主,天之骄女,即使什么都不学,天下男儿也会接踵而来的。”若微撑着小脸,呆呆地思量着,不经意间竟然把心中所想全数说了出来。

咸宁公主又是好笑又是好气,见她粉面娇颜,一派天真纯净之态,不由伸手在她脸上轻轻一捏:“你呀,你还这么小,竟会有这样的念头,真真好笑。”

两人虽然隔了五六岁,但是相见即相融,谈笑间一晃到了晌午,公主特意留若微一起用膳。

消息传至太子妃宫中,张妍心中喜忧参半,望着案上那本《金刚经》,她自言自语:“敬之,你的女儿,终究与你不同。她没有承继你的淡泊与中庸之道,她比你知道进退,也比你积极。”打开经书,再一次从卷首开始悉心诵读。

颐和轩位于太子宫东北部,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中显得有些风格独特,主殿坐南朝北,面阔五间,据岗临湖,经松林绿荫下假山石蹬通向湖边,湖边有一座玲珑小巧的八角亭——晴碧亭。

正殿左右和南部,灵活交错地布置着风入松书屋、静宜斋、四知堂等小型殿阁,由短墙和回廊相连,形成了一个既封闭又敞开的庭院,在参天古松的掩映下,松涛阵阵,寂静安谧,实在是一个诵读诗书的佳境。

这里便是皇长孙朱瞻基的居所。

此时,他正坐在湖边的八角亭上,手拿一本书卷,潜心研读。

站在他身后侍立的太监小善子轻咳一声:“长孙殿下,三皇孙来了!”

话音未落,一个十岁左右、身穿紫袍的胖胖少年跑了过来。

“大哥!”他跑得风风火火,进了亭子一时几乎不能停步,朱瞻基伸手轻轻一拉:“瞻墉,说过多少回了,还是这样毛躁,当心母妃看到,又要训你!”

“大哥,听说你的小妃子进宫来了,快带我去看看!”朱瞻墉一脸兴奋,眼珠乱转,冲着朱瞻基挤眉弄眼。

小善子“扑哧”一下笑出了声:“三皇孙,若微姑娘在静雅轩,奴才带您过去看看?”

“好啊!好啊!”朱瞻墉立即拍手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