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独乐阁白墨笙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0章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每到端午节,盛丰米店的门前便挤满了前来买糯米的人。人再多, 伙计也不紧不慢的量着米, 保证每斗米都给的紧实。无论来人买几斗米, 每量到最后一斗,米店总会白送一小撮米, 洒在米斗上, 形成一个“尖儿”。

日子长了, 有人好奇,一边买米, 一边问掌柜的为何如此?不怕亏了银子?掌柜皱岳兴只是笑笑:“来盛丰买米的各位都是我的衣食父母,当然要略尽薄意, 不可利欲熏心。没的这“米尖儿”, 怎对得起各位的照拂?无尖不商嘛!”

久而久之,为着每次买米都赠的“米尖儿”, 荣城百姓便格外喜欢照顾盛丰的生意。

米店的掌柜皱岳兴本是个秀才, 祖父是燕城的父母官。他未出生, 祖父便仙去了, 于是举家带着祖父的棺柩,搬回了故乡荣城,将祖父入土为安。

皱岳兴虽然几次落地, 但并不灰心。四十二岁这年再次进皇城赶考。路途遥远, 一日赶路到深夜,走到双腿酸痛,却依然前不着村, 后不着店,便干脆宿在路边一间破败的古庙内。吃了些干粮,便燃了烛火,在烛光下读起书来。

忽听“吱吖”一声,破败的庙门被推开,进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,拄着拐杖,肩上还背了个打满补丁的包袱。老者见了皱岳兴,拱手道:“夜黑风高,赶路至此,可容老朽与公子一同在这古庙中夜宿一晚?”

皱岳兴听了急忙放下手中的书,起身将老者请进庙内:“老人家快进来,外面风大,路上荒凉,幸得这座古庙在这里,可为路人遮风挡雨。”说罢,又回到自己行囊前,拿出干粮与水袋,赠与老者充饥:“老人家如若不嫌,便用些干粮果腹吧。”

老者感激不尽,接过食水便狼吞虎咽。

待老者吃罢,才与皱岳兴攀谈起来:“瞧公子这副打扮,可是去往皇城赶考的秀才?”

“正是!”皱岳兴点头:“小姓皱,皱岳兴。敢问老人家也是去往皇城?”

老者笑笑:“多谢周公子的食水,我是去见我孙子。我那孙子,考了几次均是落了第,我就是来劝他莫再执着于功名。”

皱岳兴不解:“常人都是盼望子孙后代能得蟾宫折挂之荣耀,老人家却为何反其道而行之?”

“皱公子有所不知,功名利禄各人自有定数。我那孙儿命中合该做个粮商,一味逆天而行,岂能如意?”老者答曰。

皱岳兴温和而坚定的直视老者双目:“窃以为,人定胜天。”

老者无奈的摇摇头:“人定虽可胜天,但祖辈造下的业却要报在儿孙身上。若不先将恶业消了去,只会越陷越深,直至穷途末路。”

“老人家此话怎讲?”皱岳兴更加不解了。

老者轻轻叹了口气:“我本是荣城人士,多年前,考取功名,做了一座小城的父母官。便带了妻小,居家牵往城中。初入官场,本想大展身手,造福于百姓。谁知,才上任三天,便收到了皇城一封并无署名的来信。信中要我准备好每年孝敬京中官员的两笔钱,“冰敬”与“碳敬”。我大惊,当官怎可如此明目张胆收受贿赂?于是便参了一本折子到皇城,谁知官官相护,这折子竟被拦了下来!未曾到过皇上面前!”

说到此时,老者面露悲伤之色:“与这道奏折一起退回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